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电影《朗读者》人物分析

ByteNews
2024-03-26 / 1 评论 / 3 点赞 / 11,022 阅读 / 4,606 字 /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...
温馨提示: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-03-26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。部分素材来自网络,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电影《朗读者》人物分析

2008 年斯蒂芬·达尔德里导演的电影《朗读者》,改编自 1995 年本哈德·施林克所创作的小说《朗读者》。这部电影令人印象深刻,我看完电影之后还专门看了一下原著小说,由译林出版社翻译,感想颇深,因此就写一篇人物分析。

女主角凯特·温丝莱特在片中的表现无疑是整部电影最大的亮点,凯特·温丝莱特饰演的汉娜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角色,凯特·温丝莱特在电影中展现了出色的表演技巧,将汉娜这个角色呈现得淋漓尽致,既有女性的魅力和温柔,又有纳粹的冷酷和无知,既有文盲的自卑和固执,又有爱情的渴望和牺牲。凯特·温丝莱特也凭借这部电影的出色表演,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、金球奖最佳女配角、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等多个奖项。

剧情概要

影片的剧情分为三个时间段,第一段是 1958 年的德国,一个 15 岁的少年米夏遇到一个 36 岁的少妇汉娜,发展出一段不伦之恋,汉娜有个奇怪的癖好,喜欢让米夏在做爱前给她读书,有一天,汉娜从检票员升职到办公室,她却突然不辞而别。

电影《朗读者》的人物分析

第二段是 1966 年,米夏在法律学校实习,毕业前参加了一次审判的旁听,再度见到汉娜,汉娜被指控做过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的主管,庭审中,汉娜拒绝进行笔迹对比,让米夏突然醒悟了,原来汉娜根本不识字,汉娜因为不愿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认字的事实,认下本不属于自己的重罪。

第三段是汉娜被判刑入狱之后,米夏也结婚了,但五年后就离婚了,汉娜服刑的第八年,米夏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自己朗读的磁带,持续了十年,这让汉娜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和勇气,汉娜也自学了识字和阅读,汉娜被关押十八年后,终于获得了释放,米夏和汉娜见面时,却不肯宽恕汉娜在集中营时的行为,汉娜发现自己的爱情和希望在现实中幻灭时,她选择了自杀。

人物的履历

汉娜,1922 年出生,在南欧的一个德国人居留地(罗马尼亚)长大,从小没受过文化教育,不识字,她对于自己不识字感到非常羞耻,17 岁时去了柏林,在西门子做过女工,1943 年,为了隐瞒自己不识字,拒绝了西门子的升职,而申请党卫军集中营的看守的工作,1944 年进行了所谓的死亡迁徙,1945 年二战结束以后,她辗转于许多城市之间工作生活,在柏林做了八年有轨电车售票员,没有结过婚,1958 年遇到了比自己小 21 岁的米夏,引诱米夏和自己上床,1966 年因纳粹集中营的罪行被审判,1988 年出狱并自杀。

米夏,1943 年出生,在柏林的一个中产家庭长大,父亲是大学的哲学教授,有哥哥、姐姐和妹妹,一共兄妹四人,1958 年遇到汉娜的时候是个 15 岁的中学生,之后在大学学法律专业,1966 年在法庭旁听审判再次遇到汉娜,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候补文官,之后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,女儿五岁时离婚,女儿跟了妈妈,候补文官任期完结后,米夏的前妻当了法官,米夏则从事法律方面工作,并在业余时间写作。

为什么汉娜宁愿认罪也不肯说出自己不识字的事实?

1933 年,纳粹党掌权,接管或关闭所有的私立学校,大幅度减少了学校招收学生的人数,推行极端的“黑色教育”,向学生大力灌输民族沙文主义、军国主义,煽动民族仇恨,当年汉娜 11 岁,上面那些原因可能导致了汉娜在学生时代没有受到过良好教育。

汉娜做为一个文盲,对于文化、以及文化人有一种天生的崇拜,并对于自己不识字感到羞耻,她会不惜一切代价,让别人不知道自己不识字,以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尊严。

汉娜极力隐瞒自己是文盲,长时间以来,做任何事情的底线就是不能泄露自己是个文盲,包括之前在西门子的升职,以及在电车售票员的升职,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不识字,宁可放弃工作不辞而别。

在审判过程中,汉娜为了隐瞒自己不识字,承认了关键性报告是自己写的,她不想用内心珍藏的自我形象来换取少蹲几年牢狱,她对自己的形象视若珍宝,绝对不是几年监狱生活所能换的。

结果,汉娜为了维护自己这样的自我形象,反而使得自己变成罪大恶极的战犯,并成为了六名被告里唯一被判终身监禁重罪的罪犯。

实际上,很令人迷惑的情况是,汉娜既然有这么大的决心,那就足够用来学习读书写字,早可以使自己摆脱文盲困境了,为什么不自己学习识字?那样不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?从后面监狱的剧情看,汉娜可以自学识字,只不过,那时候学识字,已经太晚了。

在法庭上汉娜应该如何辩护?

当年在纳粹集中营工作的有八千人,但只有汉娜等六名看守被审判,从最终的量刑看,汉娜做为一个普通看守,实际的罪行和刑期并不相匹配,属于被重判的案例。

汉娜吃亏就吃在不识字上,根本不了解起诉书的内容,也错过了很多有利于自己的证人证词,说话也特别老实,知道什么就说什么,毫不忌讳。

针对汉娜最主要的指控有两条:

1、涉及到集中营进行的挑人的事。每个月,有六十名妇女要从奥斯维辛送走,同时,又有同样数量的妇女被送进去,所有人都清楚,送到奥斯维辛就是去送死,汉娜等六名看守负责挑人去送死。

2、另一项指控是教堂死亡之夜有关。在死亡迁徙的路途中,有一天看守把犯人囚禁在一座乡间教堂里,共计三百名妇女,空袭落下的炸弹并不多,其中一颗正好命中教堂的尖塔,一开始,尖塔燃烧起来,接着蔓延到了屋顶,然后,教堂的屋梁烈焰滚滚,终于坍塌到教堂的大厅,里面一排排的椅子立刻起火燃烧,沉重厚实的大门纹丝不动,看守们完全可以将大门打开,可是,她们没有那么做,就这样,锁在教堂里的妇女全都给烧死了。

在庭审过程中,关于集中营挑人的事,证人透露了非常重要的细节:“汉娜挑选妇女的方式非常特别,她专挑那些年轻、纤弱和细嫩的女孩子,不让她们劳动,让她们住得好点、吃得好点,一到晚上就把她们叫去,在她那儿过夜。晚上在她那儿究竟干了些什么?不许那些姑娘讲出来。大家都以为,身材强壮的汉娜会性侵那些瘦弱的女孩子,但是,事情完全不是这样的。有一天,其中一名女孩终于讲出来了。原来,她叫那些姑娘过去,根本不是干什么别的事儿,而是让她们给她朗读书本,一个夜晚接着一个夜晚再接一个夜晚朗读着。然而到了最后,汉娜还是把那些女孩子送去奥斯维辛集中营。”

这个证词其实对汉娜非常有利,汉娜可以这样辩护,她做为一个守卫,她选择那些柔弱的姑娘,是害怕她们吃不消建筑工地的沉重的劳动,因为这些柔弱的姑娘终究要被送到奥斯维辛去,汉娜安排她们吃好点,住好点,还可以读小说,是为了让这些姑娘们能在这段最后的时光里过的舒服一点,好受一点。如果汉娜这么辩护的话,起码会博得大众的同情,认为汉娜是个善良的守卫。

至于那个教堂的死亡之夜,汉娜可以这样辩护,她做为一个守卫,也看到了教堂起火并非常混乱,但她们守卫只有六名,而关在教堂的囚犯有三百名,一旦打开教堂大门,六名守卫很可能会在混乱之中被三百名囚犯制伏,甚至可能被杀,即使守卫没有被制伏,但囚犯肯定会乘机逃跑,到时候守卫也会被党卫军判罪甚至被枪毙。

米夏为什么不肯原谅汉娜?

米夏对于汉娜的憎恨只要源于庭审听到的那些骇人听闻的事件,庭上那些故事讲的有声有色,米夏于是脑补了很多关于汉娜的细节:“汉娜站在熊熊燃烧的教堂前,面孔铁硬,眼神冰冷,一身黑色制服,还手握马鞭子,教堂的塔尖轰然坍塌,砸进屋顶,火焰飞舞,烟雾缭绕,妇女们在烈火中垂死挣扎……汉娜叫那些瘦弱的女孩子给她朗读,她用心倾听,不提问,也不议论。朗读结束,汉娜就告诉朗读者,她将在次日一早被送往奥斯维辛。朗读者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,茅草般的黑头发,一双近视眼。小女孩一听,马上就哭泣起来。于是,汉娜用拳头捶打墙壁,进来了两名妇女,也是囚犯,穿着黑白相间的直条子囚服,把朗读者拖出去了。”

除了米夏对汉娜的恨,还有米夏对汉娜的羞耻感。

米夏也感到了羞耻,羞耻于曾经和这样的女人发生关系,羞耻地不愿意将这件事告诉他人,其实,米夏在发现汉娜不识字后,如果将这个情况告诉审判长,审判长可能会把汉娜是否识字的情况查清楚,最终导致审判结果的改变,但是,米夏见了审判长,却什么都没有说,汉娜羞于自己不识字,米夏羞于自己同汉娜的那段令人不齿的关系,如果将事情告发,则米夏和汉娜的往事必然会被曝光。

在汉娜入狱后,米夏也给汉娜寄了很多自己录制的朗读小说的磁带,想要启蒙汉娜,但是等到汉娜出狱时,米夏却发现汉娜的思想没啥变化,于是米夏责怪汉娜没学什么东西,白白浪费了别人朗读的精力。

这里我就要说句公道话了,米夏的责怪是完全不对的。

首先,汉娜听了那么多年的书,也学到了一些东西,起码汉娜已经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评论能力,能够对文学作品发布一句话左右的评论,这不能说没学到东西吧。

其次,米夏读的大部分都是诗歌和小说这样的文学作品,读那玩意有用吗?说句带有主观色彩的想法,从我们干实际工作的人的眼光看来,学文学跟什么都不学没什么两样。真正想要启蒙一个人,肯定不能依靠文学,我觉得应该依靠科学和哲学才能启蒙一个人。米夏要是把《西方哲学史》给汉娜读一遍,那估计汉娜会学到很多东西,至少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能有一个初步的轮廓,可惜的是,米夏空有一个教哲学的老爸,自己却对哲学一窍不通,更不要说去启蒙别人了。

当然,如果汉娜的知识水平非常低,通过哲学、伦理学进行启蒙的确有些困难,或许通过宗教进行启蒙更容易一些,如果米夏能够给汉娜读一些宗教知识,也能通过宗教建立一套道德和价值观体系,帮助汉娜区分是非善恶,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。

其实汉娜也不需要明白什么哲学大道理,只要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,一切就都会改变。

“当你必须在正确与善良之间做选择时,请选择善良。”

必须送一些人去死的时候,让她们死之前能够快快乐乐的生活,当牢房着火的时候,打开牢门虽然不正确,但可以救人,很善良。

当你做一些善良而不正确的事情,别人就没有办法再指责你,因为通过法律来指控一个人的善良,就会让指控者在道德的法庭上成为被告。

汉娜为什么最后选择了自杀?

汉娜听了那么多年的书,虽然没有对人生观、价值观有什么启蒙,却意外启蒙了爱情观。

汉娜最初对于米夏并没有爱情,仅仅是利用,汉娜做为一个文盲,乐于通过性爱来征服未经人事的小男学生,让小男生给她读书,对于她来说,有一种独特的征服和驾驭文化人的快感。

接到米夏的磁带后,汉娜知道了米夏已经明白她是文盲,但还寄录音带给她,让她对米夏这样的文化人充满了感激,随着阅读大量爱情小说,让汉娜第一次产生了爱情的感觉。

但她寄给米夏的信没有得到回应,让她心里充满疑惑。

汉娜出狱前和米夏见面,从对话到肢体语言,汉娜明白,米夏不仅仅不再爱她,而且还鄙视她的过去,被自己崇拜的文化人鄙视和轻视,让汉娜感觉自己尊严全失,而且没有未来了,对于她这种好面子的人来说,自杀是唯一的一条出路。

实际上,是米夏直接导致了汉娜的死,这也让我对米夏产生了很大的反感,后来米夏和作家女儿谈到自己和汉娜的性关系,也故意把自己往被害人的方向上引,让作家女儿发出感叹:“这个女人可真狠哪。您吃得消吗,她对您一个才十五岁的孩子……”

米夏你不羞愧吗?当时你难道不是自愿的吗?汉娜虽说假话,但不会说假话伤害他人,一个有思想有教养的文化人,在某些方面的品格恐怕连一个文盲汉娜都不如。

总结

总的来说,这是一部探讨人性和战争的非常精彩的电影和小说,我感觉电影比小说要好看,也可能是翻译的有问题。这部电影最值得讨论的其实还是教育问题,纳粹党垄断全民教育,把学生都培养成为没有头脑的战争机器,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只能执行命令,而没有头脑的汉娜,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启蒙这些人,如何把这些战争机器恢复成为普通的正常人,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

3

评论区